CodeSnippet.Cn
代码片段
Csharp
架构设计
.NetCore
西班牙语
kubernetes
MySql
Redis
Algorithm
Ubuntu
Linux
Other
.NetMvc
VisualStudio
Git
pm
Python
WPF
java
Plug-In
分布式
CSS
微服务架构
JavaScript
DataStructure
Shared
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说烂了,但这篇让我跪下唱征服!
0
Redis
小笨蛋
发布于:2021年12月12日
更新于:2021年12月12日
167
#custom-toc-container
如何保证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,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 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,依旧有很多疑惑: - 到底是更新缓存还是删缓存? - 到底选择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,还是先删除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? - 为什么要引入消息队列保证一致性? - 延迟双删会有什么问题?到底要不要用? - ... 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把这些问题讲清楚。 这篇文章干货很多,希望你可以耐心读完。 ### 一、引入缓存提高性能 我们从最简单的场景开始讲起。 如果你的业务处于起步阶段,流量非常小,那无论是读请求还是写请求,直接操作数据库即可,这时你的架构模型是这样的: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029-3f2f3b07a05e48e6a1aef7acd5a6c904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但随着业务量的增长,你的项目请求量越来越大,这时如果每次都从数据库中读数据,那肯定会有性能问题。 这个阶段通常的做法是,引入「缓存」来提高读性能,架构模型就变成了这样: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041-a95c626b28a448ed82a347ae1a4eae3f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当下优秀的缓存中间件,当属 Redis 莫属,它不仅性能非常高,还提供了很多友好的数据类型,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。 但引入缓存之后,你就会面临一个问题:**之前数据只存在数据库中,现在要放到缓存中读取,具体要怎么存呢?** 最简单直接的方案是「全量数据刷到缓存中」: - 数据库的数据,全量刷入缓存(不设置失效时间) - 写请求只更新数据库,不更新缓存 - 启动一个定时任务,定时把数据库的数据,更新到缓存中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123-fb7a5be468664d0b99be824208ee8520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,所有读请求都可以直接「命中」缓存,不需要再查数据库,性能非常高。 但缺点也很明显,有 2 个问题: - 缓存利用率低:不经常访问的数据,还一直留在缓存中 - 数据不一致:因为是「定时」刷新缓存,缓存和数据库存在不一致(取决于定时任务的执行频率) 所以,这种方案一般更适合业务「体量小」,且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。 那如果我们的业务体量很大,怎么解决这 2 个问题呢? ### 二、缓存利用率和一致性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,如何提高缓存利用率? 想要缓存利用率「最大化」,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方案是,缓存中只保留最近访问的「热数据」。但具体要怎么做呢? 我们可以这样优化: - 写请求依旧只写数据库 - 读请求先读缓存,如果缓存不存在,则从数据库读取,并重建缓存 - 同时,写入缓存中的数据,都设置失效时间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257-53028d3daf4549b1a74e9433d50ac7f2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这样一来,缓存中不经常访问的数据,随着时间的推移,都会逐渐「过期」淘汰掉,最终缓存中保留的,都是经常被访问的「热数据」,缓存利用率得以最大化。 再来看数据一致性问题。 要想保证缓存和数据库「实时」一致,那就不能再用定时任务刷新缓存了。 所以,当数据发生更新时,我们不仅要操作数据库,还要一并操作缓存。具体操作就是,修改一条数据时,不仅要更新数据库,也要连带缓存一起更新。 但数据库和缓存都更新,又存在先后问题,那对应的方案就有 2 个: - 先更新缓存,后更新数据库 - 先更新数据库,后更新缓存 哪个方案更好呢? 先不考虑并发问题,正常情况下,无论谁先谁后,都可以让两者保持一致,但现在我们需要重点考虑「异常」情况。 因为操作分为两步,那么就很有可能存在「第一步成功、第二步失败」的情况发生。 这 2 种方案我们一个个来分析。 #### 1、先更新缓存,后更新数据库 如果缓存更新成功了,但数据库更新失败,那么此时缓存中是最新值,但数据库中是「旧值」。 虽然此时读请求可以命中缓存,拿到正确的值,但是,一旦缓存「失效」,就会从数据库中读取到「旧值」,重建缓存也是这个旧值。 这时用户会发现自己之前修改的数据又「变回去」了,对业务造成影响。 #### 2、先更新数据库,后更新缓存 如果数据库更新成功了,但缓存更新失败,那么此时数据库中是最新值,缓存中是「旧值」。 之后的读请求读到的都是旧数据,只有当缓存「失效」后,才能从数据库中得到正确的值。 这时用户会发现,自己刚刚修改了数据,但却看不到变更,一段时间过后,数据才变更过来,对业务也会有影响。 可见,无论谁先谁后,但凡后者发生异常,就会对业务造成影响。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 别急,后面我会详细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。 我们继续分析,除了操作失败问题,还有什么场景会影响数据一致性? 这里我们还需要重点关注:并发问题。 ### 三、并发引发的一致性问题 假设我们采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更新缓存」的方案,并且两步都可以「成功执行」的前提下,如果存在并发,情况会是怎样的呢? 有线程 A 和线程 B 两个线程,需要更新「同一条」数据,会发生这样的场景: - 线程 A 更新数据库(X = 1) - 线程 B 更新数据库(X = 2) - 线程 B 更新缓存(X = 2) - 线程 A 更新缓存(X = 1)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,在数据库中是 2,发生不一致。 也就是说,A 虽然先于 B 发生,但 B 操作数据库和缓存的时间,却要比 A 的时间短,执行时序发生「错乱」,最终这条数据结果是不符合预期的。 > 同样地,采用「先更新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」的方案,也会有类似问题,这里不再详述。 除此之外,我们从「缓存利用率」的角度来评估这个方案,也是不太推荐的。 这是因为每次数据发生变更,都「无脑」更新缓存,但是缓存中的数据不一定会被「马上读取」,这就会导致缓存中可能存放了很多不常访问的数据,浪费缓存资源。 而且很多情况下,写到缓存中的值,并不是与数据库中的值一一对应的,很有可能是先查询数据库,再经过一系列「计算」得出一个值,才把这个值才写到缓存中。 由此可见,这种「更新数据库 + 更新缓存」的方案,不仅缓存利用率不高,还会造成机器性能的浪费。 所以此时我们需要考虑另外一种方案:删除缓存。 ### 四、删除缓存可以保证一致性吗? 删除缓存对应的方案也有 2 种: - 先删除缓存,后更新数据库 - 先更新数据库,后删除缓存 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得知,但凡「第二步」操作失败,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。 这里我不再详述具体场景,你可以按照前面的思路推演一下,就可以看到依旧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。 这里我们重点来看「并发」问题。 #### 1、先删除缓存,后更新数据库 如果有 2 个线程要并发「读写」数据,可能会发生以下场景: - 线程 A 要更新 X = 2(原值 X = 1) - 线程 A 先删除缓存 - 线程 B 读缓存,发现不存在,从数据库中读取到旧值(X = 1) - 线程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(X = 2) - 线程 B 将旧值写入缓存(X = 1)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(旧值),在数据库中是 2(新值),发生不一致。 可见,先删除缓存,后更新数据库,当发生「读+写」并发时,还是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。 #### 2、先更新数据库,后删除缓存 依旧是 2 个线程并发「读写」数据: - 缓存中 X 不存在(数据库 X = 1) - 线程 A 读取数据库,得到旧值(X = 1) - 线程 B 更新数据库(X = 2) - 线程 B 删除缓存 - 线程 A 将旧值写入缓存(X = 1)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(旧值),在数据库中是 2(新值),也发生不一致。 这种情况「理论」来说是可能发生的,但实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? 其实概率「很低」,这是因为它必须满足 3 个条件: - 缓存刚好已失效 - 读请求 + 写请求并发 - 更新数据库 + 删除缓存的时间(步骤 3-4),要比读数据库 + 写缓存时间短(步骤 2 和 5) 仔细想一下,条件 3 发生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。 因为写数据库一般会先「加锁」,所以写数据库,通常是要比读数据库的时间更长的。 这么来看,「先更新数据库 + 再删除缓存」的方案,是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的。 所以,我们应该采用这种方案,来操作数据库和缓存。 好,解决了并发问题,我们继续来看前面遗留的,第二步执行「失败」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。 ### 五、如何保证两步都执行成功? 前面我们分析到,无论是更新缓存还是删除缓存,只要第二步发生失败,那么就会导致数据库和缓存不一致。 **保证第二步成功执行,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** 想一下,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,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什么? 答案是:重试。 是的,其实这里我们也可以这样做。 无论是先操作缓存,还是先操作数据库,但凡后者执行失败了,我们就可以发起重试,尽可能地去做「补偿」。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,只要执行失败,我们「无脑重试」就可以了呢? 答案是否定的。现实情况往往没有想的这么简单,失败后立即重试的问题在于: - 立即重试很大概率「还会失败」 - 「重试次数」设置多少才合理? - 重试会一直「占用」这个线程资源,无法服务其它客户端请求 看到了么,虽然我们想通过重试的方式解决问题,但这种「同步」重试的方案依旧不严谨。 **那更好的方案应该怎么做?** **答案是:异步重试。什么是异步重试?** 其实就是把重试请求写到「消息队列」中,然后由专门的消费者来重试,直到成功。 或者更直接的做法,为了避免第二步执行失败,我们可以把操作缓存这一步,直接放到消息队列中,由消费者来操作缓存。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,写消息队列也有可能会失败啊?而且,引入消息队列,这又增加了更多的维护成本,这样做值得吗? 这个问题很好,但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如果在执行失败的线程中一直重试,还没等执行成功,此时如果项目「重启」了,那这次重试请求也就「丢失」了,那这条数据就一直不一致了。 所以,这里我们必须把重试或第二步操作放到另一个「服务」中,这个服务用「消息队列」最为合适。这是因为消息队列的特性,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: - 消息队列保证可靠性:写到队列中的消息,成功消费之前不会丢失(重启项目也不担心) - 消息队列保证消息成功投递:下游从队列拉取消息,成功消费后才会删除消息,否则还会继续投递消息给消费者(符合我们重试的场景) 至于写队列失败和消息队列的维护成本问题: - 写队列失败:操作缓存和写消息队列,「同时失败」的概率其实是很小的 - 维护成本:我们项目中一般都会用到消息队列,维护成本并没有新增很多 所以,引入消息队列来解决这个问题,是比较合适的。这时架构模型就变成了这样: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920-de1ed2dc7a9442e499b25b20767d0435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那如果你确实不想在应用中去写消息队列,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案,同时又可以保证一致性呢? 方案还是有的,这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:订阅数据库变更日志,再操作缓存。 具体来讲就是,我们的业务应用在修改数据时,「只需」修改数据库,无需操作缓存。 那什么时候操作缓存呢?这就和数据库的「变更日志」有关了。 拿 MySQL 举例,当一条数据发生修改时,MySQL 就会产生一条变更日志(Binlog),我们可以订阅这个日志,拿到具体操作的数据,然后再根据这条数据,去删除对应的缓存。 ![图片alt](/uploads/images/20211212/105947-12b3f67a4d474ae0b6cde66dcbae7260.png ''代码片段:Www.CodeSnippet.Cn'') 订阅变更日志,目前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开源中间件,例如阿里的 canal,使用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: - 无需考虑写消息队列失败情况:只要写 MySQL 成功,Binlog 肯定会有 - 自动投递到下游队列:canal 自动把数据库变更日志「投递」给下游的消息队列 当然,与此同时,我们需要投入精力去维护 canal 的高可用和稳定性。 > 如果你有留意观察很多数据库的特性,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数据库都逐渐开始提供「订阅变更日志」的功能了,相信不远的将来,我们就不用通过中间件来拉取日志,自己写程序就可以订阅变更日志了,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流程。 至此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想要保证数据库和缓存一致性,推荐采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方案,并配合「消息队列」或「订阅变更日志」的方式来做。 ### 六、主从库延迟和延迟双删问题 到这里,还有 2 个问题,是我们没有重点分析过的。 **第一个问题**,还记得前面讲到的「先删除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」方案,导致不一致的场景么? 这里我再把例子拿过来让你复习一下: 2 个线程要并发「读写」数据,可能会发生以下场景: - 线程 A 要更新 X = 2(原值 X = 1) - 线程 A 先删除缓存 - 线程 B 读缓存,发现不存在,从数据库中读取到旧值(X = 1) - 线程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(X = 2) - 线程 B 将旧值写入缓存(X = 1)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(旧值),在数据库中是 2(新值),发生不一致。 **第二个问题**:是关于「读写分离 + 主从复制延迟」情况下,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的问题。 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方案下,「读写分离 + 主从库延迟」其实也会导致不一致: - 线程 A 更新主库 X = 2(原值 X = 1) - 线程 A 删除缓存 - 线程 B 查询缓存,没有命中,查询「从库」得到旧值(从库 X = 1) - 从库「同步」完成(主从库 X = 2) - 线程 B 将「旧值」写入缓存(X = 1)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(旧值),在主从库中是 2(新值),也发生不一致。 看到了么?这 2 个问题的核心在于:缓存都被回种了「旧值」。 那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呢?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,把缓存删掉。 但是,不能立即删,而是需要「延迟删」,这就是业界给出的方案:缓存延迟双删策略。 按照延时双删策略,这 2 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: **解决第一个问题**:在线程 A 删除缓存、更新完数据库之后,先「休眠一会」,再「删除」一次缓存。 **解决第二个问题**:线程 A 可以生成一条「延时消息」,写到消息队列中,消费者延时「删除」缓存。 这两个方案的目的,都是为了把缓存清掉,这样一来,下次就可以从数据库读取到最新值,写入缓存。 但问题来了,这个「延迟删除」缓存,延迟时间到底设置要多久呢? - 问题1:延迟时间要大于「主从复制」的延迟时间 - 问题2:延迟时间要大于线程 B 读取数据库 + 写入缓存的时间 但是,这个时间在分布式和高并发场景下,其实是很难评估的。 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凭借经验大致估算这个延迟时间,例如延迟 1-5s,只能尽可能地降低不一致的概率。 所以你看,采用这种方案,也只是尽可能保证一致性而已,极端情况下,还是有可能发生不一致。 所以实际使用中,我还是建议你采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的方案,同时,要尽可能地保证「主从复制」不要有太大延迟,降低出问题的概率。 ### 七、可以做到强一致吗?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,这些方案还是不够完美,我就想让缓存和数据库「强一致」,到底能不能做到呢? 其实很难。 要想做到强一致,最常见的方案是 2PC、3PC、Paxos、Raft 这类一致性协议,但它们的性能往往比较差,而且这些方案也比较复杂,还要考虑各种容错问题。 相反,这时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:**我们引入缓存的目的是什么?** 没错,**性能**。 一旦我们决定使用缓存,那必然要面临一致性问题。性能和一致性就像天平的两端,无法做到都满足要求。 而且,就拿我们前面讲到的方案来说,当操作数据库和缓存完成之前,只要有其它请求可以进来,都有可能查到「中间状态」的数据。 所以如果非要追求强一致,那必须要求所有更新操作完成之前期间,不能有「任何请求」进来。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加「分布锁」的方式来实现,但我们要付出的代价,很可能会超过引入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。 所以,既然决定使用缓存,就必须容忍「一致性」问题,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去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。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,缓存都是有「失效时间」的,就算在这期间存在短期不一致,我们依旧有失效时间来兜底,这样也能达到最终一致。 ### 八、总结 好了,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重点。 1、想要提高应用的性能,可以引入「缓存」来解决 2、引入缓存后,需要考虑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,可选的方案有:「更新数据库 + 更新缓存」、「更新数据库 + 删除缓存」 3、更新数据库 + 更新缓存方案,在「并发」场景下无法保证缓存和数据一致性,且存在「缓存资源浪费」和「机器性能浪费」的情况发生 4、在更新数据库 + 删除缓存的方案中,「先删除缓存,再更新数据库」在「并发」场景下依旧有数据不一致问题,解决方案是「延迟双删」,但这个延迟时间很难评估,所以推荐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的方案 5、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方案下,为了保证两步都成功执行,需配合「消息队列」或「订阅变更日志」的方案来做,本质是通过「重试」的方式保证数据一致性 6、在「先更新数据库,再删除缓存」方案下,「读写分离 + 主从库延迟」也会导致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,缓解此问题的方案是「延迟双删」,凭借经验发送「延迟消息」到队列中,延迟删除缓存,同时也要控制主从库延迟,尽可能降低不一致发生的概率。 ### 后记 本以为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,写起来很好写,没想到在写的过程中,还是挖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深度思考过的细节。 在这里我也分享 4 点心得给你: 1、性能和一致性不能同时满足,为了性能考虑,通常会采用「最终一致性」的方案 2、掌握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,核心问题有 3 点:缓存利用率、并发、缓存 + 数据库一起成功问题 3、失败场景下要保证一致性,常见手段就是「重试」,同步重试会影响吞吐量,所以通常会采用异步重试的方案 4、订阅变更日志的思想,本质是把权威数据源(例如 MySQL)当做 leader 副本,让其它异质系统(例如 Redis / Elasticsearch)成为它的 follower 副本,通过同步变更日志的方式,保证 leader 和 follower 之间保持一致 很多一致性问题,都会采用这些方案来解决,希望我的这些心得对你有所启发。
这里⇓感觉得写点什么,要不显得有点空,但还没想好写什么...
返回顶部
About
京ICP备13038605号
© 代码片段 2024